——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显著增长
目前,全球共有二十几家钠离子电池企业已初步研发出相关电池产品,并分别在电源基站储能、电动自行车、数据中心与低能耗工业叉车等部分领域得到小规模示范应用,钠离子电池行业已经初具市场。同时2022年,全球主要龙头企业如英国的Faradion、美国的Natron Energy、中国的中科海纳和宁德时代等新产品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,一旦取得技术突破,行业规模体量将显著增长。
根据全球调研机构BIS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数据,202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为5.28亿美元,2022年约5.49亿美元,其中亚太地区因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,成为钠离子电池相关产品应用的最大市场。
——美英法为全球布局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国家
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覆盖的主要地区是北美、欧洲、亚太地区。从具体国家来看,全球布局钠离子电池的国家主要有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中国、日本、瑞典与澳大利亚等。
——超过二十家企业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布局
目前,国内外已有超过二十家企业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相关布局,并取得了重要进展,主要包括英国FARADION公司、法国NAIADES计划团体、美国Natron Energy公司、日本岸田化学、丰田、松下、三菱化学,以及我国的宁德时代、北京中科海钠、浙江钠创新能源、辽宁星空钠电等。
——钠离子电池已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
作为锂离子电池的“替补”产品,钠离子电池目前已经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,美国能源部将钠离子电池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体系,欧盟储能计划“电池2030”项目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离子电池体系的首位,中国工信部2021年7月也提出将逐步开始钠离子电池行业的标准制定,在“十四五”相关规划中也将对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政策安排,预计随着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示范应用逐步取得成功,钠离子电池的量产步伐开始加快,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,其标准与政策体系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速。
——2028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亿美元
根据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对钠离子电池行业提出政策规划,主要企业经过长期技术研发,钠离子电池相关产品也开始逐渐形成商业化应用,预计钠离子电池市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显著增长。
根据BIS Research的数据,202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收入规模约为5.28亿美元,预计2031年将达到43.6亿美元,2022-2031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.5%。据此初步测算,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.1亿美元,到2028年将超过23亿美元。
MiP(Microscopic Image Processing米谱科技),是一家专注于用视觉技术表征颗粒粒度和粒形的高科技公司,公司聚集了多位在光电技术,自动控制,视觉处理,以及颗粒学和粉体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工作成就的精英人才,其专业涵盖视觉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、应用技术开发、产品制造、技术支持和商业运营服务。
公司目前研发成功两个产品系列,分别是“锐”“微”,锐配备独特的干粉分散系统,采用静态方式对干粉颗粒进行精细线阵成像,最大分辨率可达50000*50000,使得大颗粒粒度粒形的大量评价成为了可能,“微”系列产品采用最前沿的图像处理技术,测试下限可达到500纳米,可为复杂流体中的杂质进行分类、溯源,是目前颗粒计数业内最先进的方法之一,两个系列目前均已成功应用到钠电正负极材料开发过程中,米谱科技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,以技术创新为动力,以产品质量为根本,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颗粒表征专家。